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届毕业生的影响,自动化学院积极应对,准确研判,多点发力,努力做到就业信息不间断、就业服务不断档、就业指导不缺位,积极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攻坚战、保卫战。
自动化学院以毕业生需求为导向,网罗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增量。 学院依托生涯发展中心对全院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就业信息摸底,从总体上掌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状况及就业需求,并不断优化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工作,动态了解收集每位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精准摸排信息,做到帮扶有底。整合、更新、运用近五年用人单位资料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并通过企业、家长、校友、教职工多渠道获取招聘信息,根据毕业生求职意向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毕业生邮箱等多渠道第一时间传递到所有毕业生,形成就业信息来源广、更新快、推送精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推送122个就业单位,超过500个就业岗位。疫情期间,全院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和就业热情保持高涨。在学校近期举行的三场双选会中,全院毕业生总参会人数达363人,占全校参会人数的10%,其中毕业生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签约,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自动化学院牢牢抓住毕业生这个就业主体,完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就业助班”立体化的就业工作推进体系,减轻就业压力,盘活就业存量,全力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会议布置推动具体工作,发挥专业教师与企业联动的优势推荐就业信息,号召同级同班同宿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带动帮扶未就业学生积极就业。学院领导班子、辅导员、教务员采用直播方式召开2020届毕业生年级大会,针对毕业相关教学事宜、就业形势研判和相关政策解读、就业实务、安全教育、转接组织关系等为毕业生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学院党委书记张旭日从维护国家安全、响应国家召唤的角度亲自动员、鼓励毕业生踊跃参军,并对参军的各项政策进行解读,增强毕业生国防意识,激发毕业生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华秀要求毕业生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积极响应国家现阶段出台的一系列就业政策,主动出击。学院还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和状态,精准识别、分类建群,采用“心连心”方式进行求职指导和心理疏导,进一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对于年后准备实习又面临暂停校外实习规定的毕业生,学院做好学生教育引导的同时,注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逐个发函或电话联系,取得用人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也进一步化解了毕业生的焦虑和担心。
自动化学院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展精准服务,做实分类指导,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提升就业质量。学院始终坚持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因材施教、因材施岗,努力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就业指导贯穿求职实践全过程中。在为毕业生搭建求职“云招聘”平台外,同步开展 “云指导”系列活动,推送简历指导、职业匹配度分析等“春招”线上就业指导资源,累计14次。
由于今年考研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超20%,学院第一时间摸排毕业生考研情况并建立台账,分类分众分时通过学院考研导师、学长分享会、公号号推送《一起战“疫”·云指导|叮!请领取你的考研上岸指南》、《一起战“疫”·云指导|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推文,引导学生建立自信,提早着手,提早准备,提高复试成功率。考研国家线公布后,学院迅速建立考研调剂指导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学院院长岑健主持召开调剂咨询会,指导毕业生合理选择调剂志愿。
自动化学院以解决学生个案问题为突破口,加大全员参与力度,做到帮扶有力。一方面学院安排毕设指导老师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配合辅导员做好对毕业生的政治关怀、工作学习关怀、情感关怀、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关怀,指导毕业生积极参加线上招聘主动就业,引导考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引导学生通过参军、“三支一扶”等一系列政策主动到基层发展,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
另一方面学院动态摸查、准确掌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建立学业困难、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就业能力困难数据库,建立副书记对接的“就业能力困难学生群”和教学副院长对接的 “学业困难学生群”,对就业困难学生逐一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施“一人一策,跟踪指导,精准发力”的就业指导模式,细化个性化精准帮扶和指导。
在学校统筹安排和有力指导下,自动化学院继续完善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服务体系,开拓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减少变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引导,有序推进各项就业工作,为2020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强大的保障。(自动化学院 刘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