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美术学院举行中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学校人事处许竹君处长,美术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学院聘请的产业教授、工匠名师、行业名师以及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这个培训班旨在提升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学院应用型转型发展,将进行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
许竹君在开班仪式上表示,本次培训是人事处与美术学院对应用型师资培养模式的共同探索,通过对美术学院大师工坊的先行探索和试点运行,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提升应用实践能力。大师工坊作为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平台,大师进入校园的同时将大师精神与学校的“职业性、应用性、师范性”相结合,希望各位老师拓宽思路、增强本领、开拓创新思维。

美术学院党委苏敏书记鼓励参训老师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做好与校外产业教授、行业大师在非遗文化传承与技艺创新上的对接,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所作为,真正打造一支适应文创产业学院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切实推动学院转型发展。
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柯慧明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一定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在学院转型发展中发挥中青年教师应有贡献。
人事处许竹君处长、美术学院刘颖悟院长为产业教授李劲、工匠名师麦俊然、行业名师张湜颁发聘书。
根据计划安排,本次培训班共开设非遗传承与创新项目4个,其中包括手拍壶工艺、蓝染工艺、皮雕工艺、珐琅工艺,参加此次培训班共有25位教师及部分学生。本次培训,蓝染、皮雕和珐琅3个项目在学校东校区大师工坊进行教学,手拍壶项目组织参加培训的老师到“中国瓷都”潮州市进行培训。
美术学院与人事处联合开展的“非遗传承大师工坊‘产业教授、行业大师、工艺名匠’引进项目建设”项目得到了学校创新强校专项资金的支持项目。根据项目推进进度,美术学院计划在三年内推出三期惠师、利师、强师的中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培训课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为教师开设非遗工作坊课程,为美术学院文创产业学院培养一支适应产教融合,具有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