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苗怀明教授、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徐永斌研究员两位专家,应邀在校本部郭小东文学馆与本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文传学院副院长项裕荣教授主持座谈会。

 

 

 

 

 两位专家学者围绕着高校教学与科研,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与看法。

 苗怀明教授就近期热议的南京大学某青年长江学者涉嫌学术不端之事,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强调“不认真给本科生上课的老师,不会是一位好老师”,“学术或品行不端的老师,本就应该被清除出教师队伍。”针对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苗怀明深表忧虑,他分享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经验和做法。苗怀明指出,高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吸取国内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坚守教师本位的同时善用新媒体,增加师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的时间,争取做一位有趣又有情怀的“良心教师”。作为一名老师,他愿意花更多的力气与时间陪着学生们一起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指导学生们完成创造性的“艰难”作业,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聚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快乐。”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明清小说研究》主编徐永斌先生以明清小说研究为例,分享了如何选题、从怎样的视角切入才能成就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的点滴体会。徐永斌说,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应该眼界宽广,关注学术前沿,从“大众化”的议题中脱离出来,立意必须新颖。同时,学者只有打好专业基础,广泛涉猎,文史结合,才能从议题到论文整体在广度与厚度上做得坚实。此外,作为投稿者,还应关注期刊风格,尤其要关注期刊近年来特设的相关栏目,盲目投稿并不可取。针对当今学术考评机制中唯论文的倾向,徐永斌表示,要建立起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机制。

 项裕荣对讲座进行点评。他认为,苗怀明教授在“教学相长”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徐永斌研究员在论文撰写方面的宝贵意见很富指导性。我们的青年教师要注重内功,要细读文本与经典,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通过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来把握学术前沿,也同样重要。(文传学院 佟彤 李筱)